《北方典型地区农村居民冬季取暖研究》发布会
中国资讯网北京讯 国际环保组织亚洲清洁空气中心10月31日在北京发布最新调研报告《北方典型地区农村居民冬季取暖研究》(以下简称“报告”),报告针对北方农村典型地区进行冬季取暖调研后指出,北方农村地区需“稳步推进”“策略性布局”,在短期目标和长期愿景间作出合理平衡,推动农村地区清洁取暖进入可持续模式。
随着气温下降,取暖季来临,北方大气污染治理又将面临考验。清洁取暖是治霾的重要途径之一。根据国家对北方地区清洁能源取暖工作的部署,到2021年“2+26”城市以及其他地区的农村地区清洁取暖率要分别达到60%与40%以上的目标,而在基准年2016年这一比例尚不足20%。一方面是艰巨的清洁取暖改造任务量,另一方面却是近年来 “气荒”“复燃” 等问题频现而引发舆论争议。打赢这场清洁取暖攻坚战,面临重重挑战。
“调研发现,清洁取暖工作存在三大‘痛点’,”亚洲清洁空气中心中国区总监付璐说:“首先是散煤取暖依旧造成大量室内外空气污染,其次是使用成本高为散煤“复燃”埋下隐患,最后是清洁取暖改造的政府管理体系和市场运营机制存在双重困境,亟需转型。”
专家答记者问
该报告由亚洲清洁空气中心联合北京化工大学和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民用清洁炉具专业委员会,对陕西、山西、黑龙江三个省份的六个代表性城市开展历时5个月的深度调研,完成了3000户问卷调研、574份入户调研、397户实地测试、12场地方政府及协会访谈等调研与测试,获得了大量一手数据和信息。
报告发现,散煤取暖造成严重室内空气污染,农户室内日平均PM2.5浓度为255μg/m3,是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日均浓度指导值25μg/m3的10倍以上,即使对比我国PM2.5的日均标准,也达到3倍以上。而37%的农户家庭一氧化碳室内日均浓度超过了WHO提出的日均浓度指导值7mg/m3。这两项污染物给人体健康带来巨大风险。“
实现清洁取暖不仅是解决大气污染的重要途经,也对我国能源结构调整意义重大”,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院长和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亚洲清洁空气中心中国顾问委员会主席贺克斌院士说:“扎实的一线调研和分析能为制定清晰的治理路线图提供可靠依据。”
报告指出,清洁取暖的技术路径选取需结合实际、 循序渐进。长期来看,逐步用电能、天然气、太阳能和生物质等清洁能源替代散煤取暖是清洁取暖的终极目标。短期来说,在具备条件的地区有序推进基础建设,结合各地资源禀赋和基础设施情况,分阶段在有相应基础设施条件的地区实现清洁能源替代。
报告还发现,经济成本是目前农村用户清洁取暖的首要关注因素。在受访农户中,在无补贴情况下愿意改用清洁能源的比例仅为4.81%。而在财政补贴在“退坡”和停补后,可能会增加后期散煤“复燃”的隐患。
“要实现可持续的清洁取暖,需要‘用户用得起、政府补得起’”,北京化工大学刘广青教授说:“农村清洁取暖改造应审慎基于农户的经济承受能力,综合考虑地方财政和资源禀赋等因素 ,遵循用户可承受、政府可支撑、运行可持续的原则。”
报告还建议,让县级政府掌握更多话语权,以最了解本地情况且参与政策落地实施的县级政府为主体,制定农村地区清洁取暖实施方案。而对于清洁取暖市场,政府应制定科学的招标采购 、补贴与评估机制,保障企业服务质量及用户利益。(责任编辑:张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