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永发布《引航》第二期报告
中国资讯网北京讯(国研/文)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至今已迈出五年的坚实步伐。五年来,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携手同行、共同发展,通过技术、人才、理念的输出打造了数个大工程和大项目,成果惠及全球。9月21日,安永发布的《引航》第二期报告《共商共建共享“一带一路”五年: 中国是否可让世界更美好?》,旨在帮助企业在“一带一路”投资建设的过程中,兼顾经济、社会和环境等多方面利益,将社会责任融入企业战略中,获得持续健康发展,从而创造更加美好的商业世界。
随着传统产业的不断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 中国经济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安永发现,中国企业在参与“一带一路”投资建设的过程中不仅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了工程建设,还向东道国输出先进的工程技术;中企在拓展市场的同时,还履行了企业社会责任,追求经济、环境保护、社会公益综合价值的最大化,积极推进可持续发展,贯彻“一带一路”下的“共商、共建、共享”原则。
安永中国海外投资业务部全球主管、安永“一带一路”主管周昭媚表示,“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的投资趋势正持续稳健增长。2018年上半年,中企对‘一带一路’国家的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为74亿美元,同比增加12%。同时,截至2018年8月,中企在“一带一路”推进建设82个境外经贸合作区,累计投资289亿美元,吸引入区企业近4000家,上缴东道国税费超过20亿美元,为当地创造24.4万个就业岗位。 ”周昭媚补充道,“这些数据显示,‘一带一路’在各方面都进展良好,中企通过参与当地建设不断深化国际化发展。而且,随着中企在海外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也有利于他们树立负责任的企业形象,提升国际影响力和全球竞争力。”
传播共商、共建、共享理念,推动“五通”建设持续蓬勃发展
“五通”建设,是“一带一路”建设的核心内容。其中,政策沟通旨在推动沿线各国实现经济政策协调并开展区域合作。截至2018年8月,中国已同103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了118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 。周昭媚表示,“应以开放格局兼容各国可持续发展,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倡议与发展中国家建立互联互通网络,能够实现优势互补和互利共赢。”
在设施联通方面,周昭媚认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各国发展的基础。故基建一直是‘一带一路’的重点发展领域,目前多个重大项目正在实施推进中。其中,截至2018年8月,中欧班列目前已突破10,000列,到达欧洲15个国家43个城市;2018年上半年,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额478亿美元,约占同期总额的45%,完成营业额390亿美元,同比增长18% ”;此外,周昭媚表示,“许多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大量使用当地员工,不仅为当地创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增长,亦带动先进技术和标准的转移,从而实现多赢。”
在资金融通方面,安永 财务交易咨询合伙人刘烨表示,“应不断创新项目投融资渠道。目前,中国已同‘一带一路’国家及有关机构开展了多种形式的金融合作并形成了多元化的投融资平台,亦加强了与其他国际组织和外资机构的合作。过去3年,中资银行业机构共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相关项目近2,700个,累计授信近4,000亿美元,发放贷款超过2,000亿美元 。另外,境内外的金融机构亦积极建立新兴的融资模式,通过多样化的金融工具,合理引导信贷投放满足‘一带一路’各国的资金需求。”
贸易畅通为“一带一路”打造高效的资源配置平台,中国积极促进贸易自由化与便利化,促进开放型世界经济蓬勃发展。2018年上半年,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的进出口总额为6,739亿美元,同比增长18%,占总贸易额的31% 。刘烨预期,中国将继续秉持开放透明原则,建立有利商品和服务贸易的国际化平台,进一步与各国共同构建良好的营商环境,推动国际市场发展。
最后,民心相通建设能为“一带一路”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刘烨表示,“中国近年来在教育、文化、科技、旅游、卫生等方面与“一带一路”国家不断深化合作,积极推进人才交流,如签订政府间文化交流合作协定、互认学历学位、留学生交流、举办多元化文化活动增进认知等。目前中国已和24个‘一带一路’国家互认学历学位,且每年向相关国家额外提供至少3,000个奖学金新生名额。 ”
企业社会责任实践势在必行 “一带一路”成为重要助推契机
“‘一带一路’蕴含巨大经济潜力和投资机遇的同时,也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和风险隐患。”刘烨表示,“中企通过履行企业社会责任能够在获得当地社会认同的同时,提升企业全球竞争力、降低企业海外投资风险和改善中国和中企的整体形象。通过企业社会责任实践,中企可以有效缓释‘一带一路’投资中的地缘政治风险,长远看还将深化企业的国际化发展,融入当地社会,顺利实施本土化策略。”
安永深度访谈了多家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中企,结合中企在“一带一路”践行企业社会责任的成功经验、困难和挑战等方面,为未来中企如何更好的实现与东道国社会互利共赢和可持续发展的合作提供借鉴。
-上海港湾集团在开拓海外市场过程中聚焦在技术层面同当地公司建立合作关系,实现技术输出,致力于避免矛盾。集团在越南、新加坡、印尼和迪拜等国的基础设施项目中,凭借先进技术协助客户有效降低建设成本,提升工程效率。
-大唐集团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为东道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电力支持。同时,集团也致力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缓解环保压力,并积极推行本土化人才政策,从而实现境外企业和东道国社会的共同可持续发展。
-中国交建在参与共建“一带一路”过程中逐步完善企业社会责任制度建设,在海外积极履行相关责任。通过建设肯尼亚蒙内铁路,中国交建帮助肯尼亚提升铁路运输效率,并降低物流成本,协助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伟能集团通过在东南亚等地建设分布式发电站,提供多元化的能源解决方案,有效改善了缅甸、印尼等国的结构性电力短缺问题,并推动当地电气化建设等长远规划,促进了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
-国家电网通过建设巴西美丽山水电站特高压送出项目,把北部清洁水电输送到东南部负荷中心,有效改善了巴西部分地区供电不足的问题,满足了巴西数千万人口的用电需求,并致力协助推动当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在中企走出去的过程中,不能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应当通过更积极、成熟的方式践行企业对环境、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责任”。刘烨认为,“中企应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带动当地就业和税收的改善;同时,作为外国投资者,中企应重视和东道国政府和社会团体等利益相关方充分沟通,尊重不同国家法律体系和文化、社会差异,化解投资风险,实现共赢。”
根据安永的统计,2018年入选《财富》杂志的世界500强的120家中企中,近九成企业定期披露企业社会责任建设情况。周昭媚表示,“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今后会有更多中企不仅关注经济回报,更会因地制宜,致力于改善当地经济、社会、民生水平,实现各国协同发展。展望未来,中国将继续向世界证明,‘一带一路’始终致力于改善和建设更为开放、包容和普惠的世界,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责任编辑:吴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