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资讯网北京讯(徐克强)曾璞先生,本名王增朴,字三大,号燕叟、舍得,别署平西布衣、燕山老民、幽燕老璞、德堂老璞、燕山草堂主人等;常用笔名为曾璞、老璞、三大;戊戌年四月生于北京皇城根,祖籍京西斋堂川,平西抗日英烈后人;是资深报人、职业文人、当代著名文人书画家,金石篆刻家、艺术品鉴赏家、中国民主同盟盟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北京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十大文化艺术策划专家;担任中国将军书画研究院副秘书长、中国禅佛书画院副院长。
曾璞先生得道中国传统文化精华濡养和杂学浸润逾四十载,国学底蕴学养深厚且独具慧根,琴棋诗书画印文茶酒文玩古物鉴赏等诸般“玩意儿”功夫亦甚为了得。他自幼好读闲书和图画版小人书,却从不求甚解,欣赏孤往独来的心路历程,“随心所欲不逾矩”特立独行地行走于世间,是当代中国文化艺术领域“即可东溟捕鱼,又能华山论剑”、且非常谦和儒雅远离世故的奇才、怪才、鬼才,不经意间成为文化艺术界一道浓墨重彩的人文景观。
曾璞先生自幼家境清贫,懵懂时父即过世,目不识丁的老娘含辛茹苦将他养育成人。年少时遭遇“大革文化命”失学的动乱年代,他依然心怀纯真,在艺术的殿堂追逐梦想,从视文化如粪土的愚昧岁月,终于顺畅遨游到文化即国力的文明时代,其间笔耕不缀数十年:10岁开始涂鸦,21岁发表文学作品,23岁闯入新闻出版界做记者编辑,亦不乏做些扛图书邮发大包、跑报刊广告等活计,官至媒体副社长、副总编辑、总编辑。
曾璞先生创作的文学作品既师承先贤,又具有鲜明的时代印痕。他的情感坦诚真挚细腻入微、文风淳朴老辣自然散淡、语言幽默诙谐美轮美奂、意境高古厚重飘逸悠远。文学作品有《娘是天上星》《德堂白话》《天荒》《布衣赋》《茶魂》等著作300余万字,兼有《大难不死刘绍棠》《王蒙喝粥大学问》《走近朱琳》《于洋寻踪》《中南海第一快门杜修贤》《从农家子到国航总裁》《竹编“编”出个大老板》《破译“斯芬克斯”之谜的智者传奇》《将门之女吴英萍的精彩人生》等人物传记和纪实文学等多种体裁。他的作品,曾经是刚刚入道的文学青年和实习编辑记者学习的摹本。至今,他偶尔出手的纪实文学作品大作,还是会被转载或抄袭使用。至于为他人作嫁衣,甚至捉刀代笔署他人姓名为他人增光添彩的应景之作,或囿于职务不署实名与笔名之作则无法计数。
曾璞先生自嘲书画印诸般技艺功夫无门无派,只是得益于自然造化及先贤诸家。曾璞先生此语道出其宽厚博大的文人情怀与精神世界,洋溢着顽童般乐观豁达的人格魅力。他的画风恬淡飘逸、印风继承秦汉,书风则既得颜欧及二王笔墨神韵,又兼有隶篆与草书筋骨和文人书卷气蕴,雄强粗犷与秀美婉约力道兼具,自成当代独家“王体”书法标格,极具个性与张力,深受世人喜爱。曾璞先生一直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精华的弘扬与拓展,代表作《黑猫白猫》《虎魅》《神曲》《朱砂钟馗》《篆书千字文》《燕山草堂墨迹》《燕山草堂印存》《行书道德经全文》《行书圣教序》《四体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燕叟曾璞墨迹精选》等大量中国传统书画及金石篆刻精品传世。全国多处碑林石刻景观选取了曾璞先生的书法作品。
曾璞先生关注社会基层和贫困老区,节衣缩食帮助失学儿童,是国内较早以书画作品润格所得支持社会公益事业及助残助学的书画家之一,至今仍在一所公立聋哑学校做义工,慈善事迹被多家媒体报道,传略被收入《世界名人录》《中华英才大典》《中国创新人物》《当代中国》等10余种大型辞书典籍。曾璞先生先后荣获“跨世纪贡献突出艺术家”“中国十大创新书画家”“中国最具影响力金奖书法家”等称号。
曾璞先生的父辈有多位是抗战年代为民族解放捐躯的烈士,其父即因抗战伤残致病而英年早逝。作为平西老区抗日英烈的后人,他传承父母的优秀特质与品行,铸就了善良正直的性格,永远以父辈的英魂为荣、以家乡的山川为耀。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当代文人和文人书画艺术名家,曾璞先生坚定认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人类最先进的文化之一,永远不会过时。若干年来,所到之处,他经常从诗书画印文茶酒的文化表象,向公众深入浅出地诠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内涵。全国各地许多机关、部队、院校、企业、敬老院和儿童福利院等,都留有他的身影和墨宝。
曾璞先生于不惑之年与宗教文化结缘,五十有三得法名弘璞,书写并经过高僧大德开光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成为吉祥法物慧及众多庙宇寺院及众生。继舞文弄墨之余,他历游山河乡土,研修佛学道教文化及诸子经典与杂学且心有所得,自此愈加秉持治学修身、清正不阿、淡泊名利、与世无争、广结善缘、以诗书画印文茶酒会友为生的缘则。社会各界有缘之人,以得到他的墨宝或和他相聚品茗饮酒聊天为乐事。
2012年,当代文人书画名家曾璞先生厚积薄发焚膏继晷于壬辰龙年伊始撰著书写,奉献给世人的《壬辰千字文》付梓出版了。可喜可贺!《壬辰千字文》融睿语真言与书法艺术双璧合一,既是集思想性、文学性、艺术性、鉴赏性、收藏价值集于一身的文化精品力作,也是当代中国渴望多见的文化奇葩、智慧之果,代表了新世纪中国先进文化发展的方向。静心品鉴这些寓意精深、格调高古、流水行云、激情澎湃的文字,犹如啜饮一壶陈年琼浆老酒、饕餮一份精美文化大餐,令人拍案叫绝,回味悠长。(责任编辑:徐思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