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者小传:柯志,男;北京人;1994年毕业于北京工业大学机械制造专业;1999年移民加拿大;之后获得加拿大机电硕士学位;婚后与妻子和儿子生活在加拿大;目前在美国波士顿某公司工作。
主持人(炎玄):请你谈一谈在国外工作中,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
受访者(柯志):我谈一下在美国公司应聘工作的故事。
2001年在加拿大硕士毕业后,正赶上美国的9.11事件,北美地区的经济滑落到很差的程度。苦找半年,我才拿到第一份工作。截至2008年,我在加拿大的一家公司已经工作了6年多。
2008年,因为我工作的加拿大的这家公司老板突然病逝,又加上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因此加拿大公司的业务大不如以前,导致我的工作岗位和收入都不稳定。
由于美国和加拿大属于北美自由贸易协约国,所以加拿大人到美国工作很稀松平常,因此,我决定到美国寻找工作机会。
2008年7月底,我从以前美国公司的客户那里得到信息,美国波士顿某公司有合适我的职位。他问我有没有兴趣,可以帮我推荐。这里附加一句,得益于我与客户交往中保持的良好个人关系和有让人信服的个人能力,才能得以被推荐。
我当然很感兴趣,把文字简历发给我的朋友。由于对方工作很忙,一直到2008年10月底,我才接到美国这家公司的电话面试。在电话里,我们双方聊了一个多小时,都感觉很好,便约定11月14日,我去公司面试。
在行程方面,美国公司招聘员工的方法是,负责招聘人员的往返飞机票费用、宾馆住宿费用,还安排好从机场到宾馆的往返车辆。应聘人员只需按照行程安排,别走错路就行了。(因为大多数应聘者都是第一次去公司,对环境不熟悉,不用卫星定位仪其实挺不好找的)。
我从加拿大坐飞机,当天因为天气原因造成飞机晚点,找到安排好的饭店已经是当天晚上了。经过一天的奔波,我也不想吃什么就休息了。第二天,我很早就起床,对自己的着装进行了一翻修饰,衣冠笔挺的来到公司应聘。因为,到美国公司应聘,着装得体十分重要。
因为应聘文字材料已经被通过,所以这次应聘主要是面试。面试从早上10点开始,分别由公司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对我进行一个小时的面试。所谓相关部门,就是涉及到我今后工作联系的范围,如专业部门、财务部门、人力管理部门、将来的老板等。面试的时候,公司主管们从不同的角度对我进行了解。其中,有的只是按照我的简历顺序对我以前的经验加以询问,了解我的工作经验和擅长;有的是提出现在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例案请我回答,以考量我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的问题则侧重了解我如何处理与同事的关系,检测我待人处事的能力。
当天,一共有6个部门的负责人对我进行面试,也就是说,面试连续进行了6个小时,最后由公司的老板出面面试。这一天,除了上厕所,我只有吃一个汉堡包的时间。面对6个人不同主题、不同内容、不同重点的轮番提问,由于我在此之前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对自己简历的深度解释,过去工作经验的详细介绍,对经历过的项目的一些特点和挑战,我都能抓住重点进行分析、论证,并获得成功等等,我的作答得到了预期的效果。
面试持续到下午5点钟。结束了一天的面试,虽然身心俱疲,(车轮战不好受啊,呵呵)但是我感觉还不错,对自己的表现很满意。一看时间,我得赶紧赶到机场回加拿大,因为整个面试时间的拖延,又差点误机。我当天飞回加拿大已是夜里了。
虽然这间公司在招人、在发展,但也无法逃脱国际金融危机的阴影。我后来才得知,在公司决定给我offer的当天,总裁已经通知全公司招聘暂时冻结。我当时得到的第一个消息是,公司经过考核,已经确认要我,但现在不行,要等。
一等就等到2009年的2月底,在公司老板的催促下,因为业务发展,实在是需要我加盟,所以得到上层主管的特批。我接到电话:工作OK了。
主持人(炎玄):通过在美国公司应聘工作这件事,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受访者(柯志):一是不要放过任何一个机会,包括和你平常接触的人,像我就是有朋友介绍才拿到面试的机会,也才有成功的可能;二是要有能够对答如流的外语能力。说实话,有些到国外生活的中国人,具备对答如流、应变如流的外语能力的并不多。特别是在紧张程度高的场合,具备对答如流、应变如流的外语能力,就显得更为重要;三是面试之前的准备至关重要;四就是运气啦……(责任编辑:赵欣 )